18日晚上
“花開刺桐城”閩南文化絲路行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閩臺青獅文化展演同步舉行
來自臺灣和漳州市、泉州各地的
20只青獅集體亮相
把“福獅”祝福灑滿古城!
晚上7點40分,20只來自臺灣、漳州以及泉州各地的青獅集體出動,從文廟泮宮口出發,沿中山路經金魚巷、鎮撫巷、奎霞巷、通政巷、玉犀巷,最終抵達西街鐘樓,沿途為商戶、居民送祝福,隊伍所到之處,居民群眾熱情迎接,紛紛祈求“福獅”護佑。
在通政巷口,隨著陣陣鏗鏘有力的鑼鼓聲響起,青獅威風凜凜地起舞,時而昂首跳躍,時而搖頭擺尾,時而騰閃挪移,吼聲此起彼伏,盡顯威武之風,博得現場陣陣喝彩。大家爭相摸青獅,討個好彩頭,現場氛圍感瞬間拉滿。
“好!好!”在眾人的喝彩聲中,來自重慶的游客小陳激動不已,被眼前勇猛好動、熱烈奔放的青獅吸引住了,一路跟著狂拍不停?!斑@次來泉州旅游本是奔著簪花來的,沒想到在古城邂逅了青獅展演,泉州真是座寶藏城市,待我們慢慢挖掘?!毙£愓f道。
此次,鯉城特意邀請了臺北獅頭旺劇團和臺北中華青年技藝促進會,他們帶來的獨具臺灣特色的醒獅表演,令現場觀眾拍手叫好。團長洪文定是“獅頭旺”的第二代傳人,他告訴記者,臺灣的獅藝與閩南獅一脈相承,希望通過此次交流,讓更多人了解臺灣獅,促進海峽兩岸文化融合發展。
在通政巷4號蘇廷玉故居內,來自臺灣的獅陣為蘇廷玉故居印記閩南文化驛站主理人上官志鵬送上了泉州花燈傳承人李嬋娟老師創作的“?!弊挚碳堊髌?,祝愿福運綿綿、福氣連連。
來自漳州市薌城區大坑頭武術館的獅陣,因“獅子“的長相特別,在眾多青獅中格外突出?!罢闹莸莫{子都很大很重,我們這只就有20多斤,在進行獅藝表演時,通常都需要一個羅漢在前面帶獅,羅漢左手握著‘仙草’榕樹枝、右手拿著芭蕉扇,‘仙草’一揮,獅子跟著舞動,芭蕉扇一扇,獅子立即停下?!贝罂宇^武術館館長鄭亞南告訴記者,這是時隔40年他們第二次來泉州交流獅藝,對于此次受邀參與展演,鄭亞南覺得很開心,認為泉州舉辦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有利于青獅文化傳承。
“泉州刣獅”的獅子顏色各異,但多以青面獠牙為主,伴有“黑面”“青面”,以及含有傳統斗獅含義的“青獅白目眉”等。閩南青獅陣源自古時的軍營作戰陣法,同時吸納《水滸傳》中108將的人物形象,進行排陣和武術操演?!叭輨d獅”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鯉城刣獅”于2008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此次,鯉城派出4個青獅陣,共有7只閩南青獅上場,分別為霞鷹武術館青獅陣、新步國術館青獅陣、常泰錦田舞獅陣和山外山國術館青獅陣?!磅幊乔嗒{形態多是青面獠牙、前額突出、鼻孔朝天、目如銅鈴、口似血盆、體形碩大、外表猙獰威猛,特別醒目,表演技法舞姿獨特,形式更是獨樹一幟,數百年來薪火相傳,遠播東南亞各國?!滨幊菂^武術協會會長、鯉城區山外山國術館館長張曉峰介紹道。
霞洲青獅陣(刣獅)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傳承正宗的青獅陣。清末民初,筍江邊上的霞洲村人以靠江為生,為了謀生習武成風,而以練習青獅陣(刣獅)最為壯觀。霞鷹武術館就設在霞洲媽祖宮內,使得青獅文化與媽祖文化相結合,成為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近年來,霞洲青獅陣活躍于泉州文化交流活動現場及媒體平臺,為泉州文旅頻頻上分。
清朝年間,黃龍吳族出過多名武進士、武舉人,帶動了鄉里的習武風氣,五祖拳、青獅表演代代相傳。新步國術館青獅陣便是在這片土地上傳承、發展。
新步國術館負責人吳建家介紹,青獅陣表演時,表演者一律著對襟漢裝、束腰帶,獅子由二人裝扮而成,套上獅頭(青色獅面)、獅服裝,其他人裝扮成武士,他們手拿的武器包括官刀、槍、鈀、藤牌、丈二槌、鋤頭、扁擔等,獅陣有“蝴蝶陣”“龍虎陣”“蜈蚣陣”等,最多陣容有107名隊員組成,少的也有幾十人。
“錦田刣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傳承歷史,在錦田已傳承好幾代人,如今發展到近百人?!拔覀兊摹嗒{’只有一只,是獨一無二的,保留清光緒年間的獅臉樣式,到目前已經有近80年的歷史?!?4歲的傅棟梁,是錦田青獅陣的負責人,他家中三代一直傳承著舞獅表演,從爺爺、伯父、父親,再到他,都是扛獅頭的那一位。
而在張曉峰的帶領下,山外山國術館青獅陣多次受邀參加泉州市各級民俗文化活動表演、大型活動匯演,均深受好評,同時積極“走出去”,與國內外、港澳臺地區交流學習,形成了獨特的新式表演形式。
此外,還有來自豐澤、晉江、石獅、南安、永春、德化等地的舞獅隊參加此次展演。據悉,19日、20日晚上,閩臺青獅文化展演將在府文廟廣場持續開展,為市民游客呈現青獅非遺文化魅力。